活動報導

網路犯罪發生數五年內成長逾三倍 最新兒少被害人數一年增逾三成 第13年428兒保日 台北家扶「數位足跡大挑戰」 籲網路安全齊守護

2025 / 05 / 06
據教育部調查,兒少在國小以前即接觸網路者超過兩成,而這情況在國小生比例更超過三成另據警政署統計,網路犯罪發生數近五年成長330%,且兒童及少年被害人數最新(2023年1-5月)較上一年同期增加33.20%,被害案類排除其他最多為詐欺。兒少接觸網路年紀趨幼、數位侵害風險日增建立兒少數位足跡概念、不輕易外流個資、勿點不明連結等資安意識,積極保護與預防刻不容緩!家扶基金會推動第13年《428兒保日》,邀全民關注兒少網路安全議題,將於全台串聯超過35活動,其中台北家扶中心於5月在景興國小園遊會活動中辦理兒童保護宣導,特別規劃有趣的「數位足跡大挑戰」,以及各項網路安全知識問答等內容,一起揪出網路陷阱,守護兒少不迷網。
教育部調查亦顯示,有近六成以上的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、將智慧型手機作為上網的主要設備;而上網最常進行的活動,國小和國中生為玩智慧型手機遊戲(含線上遊戲),分別有79.7%及77.6%,高中生為使用社群網站App 85.6%,可見網路不但普及於兒少生活,更擴及遊戲及社群互動。家扶服務實務觀察,不法之徒會利用兒少在社群中透露出的個資藉機接近,未臻成熟的兒少心智,若無法做出安全利己行為,風險與危機就會顯現。高中的小成因渴望結交異性朋友,於社群軟體認識陌生好友A,相談甚歡並逐漸取得小成的信任,A提議交換私密照,並在收到後勒索小成1萬元,且透過社群中公開的好友資訊,將小成私密照傳給同學…幸好同學及時告訴小成和老師後,經通報與報案,照片未再外流。
台北家扶中心謝曉雯主任表示:「數位化浪潮,兒少使用及取得網路也更加容易,然有心人士利用兒少渴望交友、好奇心,易信任降低警覺心與查證力,危險便有機可乘。家長與孩子都要留意,網路資訊不會自動抹去,且數位足跡衍生安全疑慮有多種呈現樣貌,如身分遭盜用、敏感資料曝光或被肉搜、聲譽受損或遭目標式廣告轟炸等,這些隱私風險和網路霸凌等事件層出不窮,務必保護好個資。舉凡為帳號加密保護、調整社群媒體隱私權設定、了解網站應用程式可存取的資料範圍後,再好好善用網路為您提供的各項服務。而如兒少遭網路不法侵害,要勇敢向113保護專線求助!」
 


為強化兒少自我保護能力,《428兒保日》台北家扶中心分別於04/13辦理台北家扶中心60周年暨兒童保護宣導活動,活動以辦桌為主題,透過舞台宣導兒童保護知識,促進社會大眾一同提高兒童保護意識,並於05/03至景興國小母親節園遊會活動現場透過兒童保護宣導攤位,用挑戰關卡的方式與現場兒少、家長進行互動,一同討論網路世界可能產生的危險,並宣導家長對於兒少學習網路使用的重要性,現場有「數位足跡大挑戰」,設置「全家福情報分析」、「隱私設定對對碰」、「兒保釣魚池」等關卡,邀大小朋友化身偵探找出陷阱,一起成為保護兒少的力量。
此外,民眾也可以透過線上支持「
兒童保護捐款滿額贈專案」,單筆捐款滿1,200元贈送「家扶x貓爪抓多功能收納籃」乙組,米塔集團套餐優惠券、環保餐具組,捐款所得全數用於兒童保護服務經費,幫助受虐的孩子修復傷痛,詳情請電洽台北家扶中心各服務據點及網路https://donate.ccf.org.tw/19/shopcart-step1/709

洽詢電話台北家扶中心中正服務處 (02)2392-2085

 

相關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