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報導
善盡公民責任 家扶學童淨灘守護海洋
2020 / 05 / 20
可曾注意過沙灘上的各種海漂物?金門家扶中心日前帶領學童至安岐海邊進行淨灘活動,讓沙灘變得稍乾淨的同時,也試著思考如何讓環境更乾淨美麗的方法。
金門四面環海,海洋資源與在地生活環環相扣,為提升學童公民責任感以及環境保護的概念,奠基培養兒童從小愛護自然、珍惜資源的行動力,因此家扶中心在五月份安排了一系列環境教育的相關課程。
首先在課堂上引導學童,透過網路認識各式的海洋廢棄物,更帶領學童自行檢視在自己的一日生活中,可能製造哪些塑膠垃圾,並想想看有甚麼替代方案,能夠減少塑膠垃圾的產出。此次課程讓兒童先動動腦,思考垃圾如何變為廢棄物,又如何成為海漂垃圾,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有何關聯。
緊接著進入實務操作的課程,社工員帶領十多名學童,至安岐海邊淨灘,並將收集到的海漂廢棄垃圾,帶回家扶中心盤點數量及分析內容物。學童們第一次體驗淨灘活動,了解到海漂垃圾的無遠弗屆,漂流到各個海水到得了的地方,造成當地海岸嚴重的環境汙染。經過學員們將垃圾秤重及分析,此次淨灘活動帶回垃圾總重量為六點五公斤,當中以塑膠垃圾為最重,共計三公斤,再來為漁業相關用具一公斤,剩餘的海洋廢棄物則林林總總,分別有生活用品、鐵罐、保麗龍等等。
接下來的課程,設法讓海漂廢棄物化腐朽為神奇。社工員帶領學員們以淨灘蒐集來的海洋垃圾作為素材,激發學童員們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,幫他們重生,找回再被利用的可能。無論是變身為藝術作品,或成為實際可用的再生工具,都是一種環保循環的概念。
金門家扶中心表示,目前社會的氛圍都在強調爭取公民權利,因為有權、有利可圖,順理成章的成為全民運動的顯學,相對的善盡公民責任,卻幾乎很少再被人提起,不為社會所重視。因此,家扶中心希望在各類的課程當中,從小培養學童的公民責任感,不僅為自己生長的家鄉,也為地球這個大環境著想。期盼透過同理心和責任感的建立,倡議公民責任行動,讓社會重視,進而彰顯濟弱扶傾的慈心善念,共同讓生活在金門這一塊土地上的我們,社會能更加的祥和樂利。
金門四面環海,海洋資源與在地生活環環相扣,為提升學童公民責任感以及環境保護的概念,奠基培養兒童從小愛護自然、珍惜資源的行動力,因此家扶中心在五月份安排了一系列環境教育的相關課程。
首先在課堂上引導學童,透過網路認識各式的海洋廢棄物,更帶領學童自行檢視在自己的一日生活中,可能製造哪些塑膠垃圾,並想想看有甚麼替代方案,能夠減少塑膠垃圾的產出。此次課程讓兒童先動動腦,思考垃圾如何變為廢棄物,又如何成為海漂垃圾,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有何關聯。
緊接著進入實務操作的課程,社工員帶領十多名學童,至安岐海邊淨灘,並將收集到的海漂廢棄垃圾,帶回家扶中心盤點數量及分析內容物。學童們第一次體驗淨灘活動,了解到海漂垃圾的無遠弗屆,漂流到各個海水到得了的地方,造成當地海岸嚴重的環境汙染。經過學員們將垃圾秤重及分析,此次淨灘活動帶回垃圾總重量為六點五公斤,當中以塑膠垃圾為最重,共計三公斤,再來為漁業相關用具一公斤,剩餘的海洋廢棄物則林林總總,分別有生活用品、鐵罐、保麗龍等等。
接下來的課程,設法讓海漂廢棄物化腐朽為神奇。社工員帶領學員們以淨灘蒐集來的海洋垃圾作為素材,激發學童員們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,幫他們重生,找回再被利用的可能。無論是變身為藝術作品,或成為實際可用的再生工具,都是一種環保循環的概念。
金門家扶中心表示,目前社會的氛圍都在強調爭取公民權利,因為有權、有利可圖,順理成章的成為全民運動的顯學,相對的善盡公民責任,卻幾乎很少再被人提起,不為社會所重視。因此,家扶中心希望在各類的課程當中,從小培養學童的公民責任感,不僅為自己生長的家鄉,也為地球這個大環境著想。期盼透過同理心和責任感的建立,倡議公民責任行動,讓社會重視,進而彰顯濟弱扶傾的慈心善念,共同讓生活在金門這一塊土地上的我們,社會能更加的祥和樂利。
相關活動
-
2022 / 11 / 14
退休教師鄭靜觀辭世 子女依遺願捐助家扶30萬元
中正國小退休教師鄭靜觀睡夢中壽終正寢,由神佛接引西方享壽88歲,親屬皆隨侍在側並依佛教禮節完成喪事後,由子女洪麗雲、洪端雲、洪家游三姐弟共同決議,分派家人於日前來到金門家扶中心,依循...
了解更多 -
2024 / 07 / 20
維他露基金會文化之旅訪金 認識金門特有風情
維他露基金會文化之旅今年邁入第40年,今年由南台中家扶社工帶領來自屏東、高雄、台南、彰化、台中、南投、雲林等地共107位孩子,前往金門進行深度文化探尋,各中心特別以在地文化特色規劃行程...
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