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行,前行

資深社工師-潘岑姍
「那天我就有一個不好的預感,所以我原本不想去上班…沒想到就接到電話…」
在大女兒意外過世的那天,阿金媽媽的人生開始崩解。家人不諒解、婚姻失和,接踵而來的打擊就像浪潮一樣將她淹沒。社工在與阿金媽媽工作的近兩年中,看著她的生活起伏不定,每當過往的悲傷再次侵襲,只能用酒精麻痺自己。
像阿金媽媽一樣的家長經常被標籤為親職功能不彰、情緒控制不佳、教養技巧薄弱等等。但閱讀他們的故事,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傷痕累累的人生過程,很難想像,如果我經歷了他們的生活,是否能像他們一樣堅強、勇敢...
「我希望社工不要放棄我…」
「我也不想要繼續這樣,如果我死掉了,沒有人會照顧我的孩子,那該怎麼辦…?」
其實每一次的退步,最難過、自責的都是阿金媽媽自己。我們很難去估算一個人的改變需要多少的時間,也沒有辦法像機器那樣,在輸入指令後即刻見效。與家庭的工作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旅程,社工能做的就是和他們並肩同行,回首過去的不易,思考未來的方向。在這過程中,有時可以快步前行,偶爾也需要理解他們停下的腳步,不催促、不指責,直到那些受傷的經驗獲得療癒,才有能力理解與實踐「愛」。
孩子眼中的阿金媽媽
.jpg)